找到相关内容435篇,用时1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20世纪欧美各国的佛教研究

    《西藏宗教及萨满教的象征意义》(1967)。60年代伊始,梅色札发表了《关于普鲁士国家图书馆藏德格版〈丹珠尔〉》,以后又发表了《伯尔尼历史博物馆馆藏藏笔者般若波罗蜜文献》和《密教学密教史论文集》。...合作编辑了《各朝佛教大辞典》。1955年孔兹又出版了《大智度论》的英译本,采编了佛经精粹《佛教圣典》,此书现已出版了20余版。同时还编辑出版了《般若文献辞典资料汇编》。孔兹是当今世界最有名的佛学家,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1843512.html
  • 王雷泉编:悲愤而后有学——欧阳竟无文集(7)

    ,唯般若能,若欲成就十种果行,当学般若波罗蜜。是为序分劝学。  般若于法不住不习,可住可习不可得故。般若于法非住习非不住习,三际不可得故。甚深难测无量法,真如如是,般若如是,不行法如是,是行般若。法...有,无所有中无回向义。心无自性,无回向心义。若作是观,是谓菩萨般若波罗蜜。   究竟住是无相解者:法法空,人人空,无二无二处,应如是住。不应住法;不应住此是法;不应住法于常、乐、我、净、寂静远离及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244215.html
  • 梵思想的佛格义——佛教的诠释学问题初探

    此外,亦请参见氏著,《般若波罗蜜教学与严净佛土:内在建构之道的佛  教进路论文集》(台湾:正观出版社,二○○一年).相关的论争内容亦参见赖贤宗,  〈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:迈向后印顺时代的...这种“宗教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共构关系”相当明显地表现在印度婆罗门教“种姓起源神话”与“种姓政治伦理神话”里,而后起佛教的宗教论述对上述神话的诠释与改写,其所表现的拆解神话诠释学便值得吾人加留意.对上述...

    吕凯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044480.html
  •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──印顺之后的如来藏学诤议之评议(1)

    佛性和圆顿的中道佛性的不同的存在进路。阐释如下。(1)藏教(阿含)析空(析法入空),是偏重于假谛,现观流转的缘起假有是无我的寂灭性。(2)通教(般若)体空(体法入空),是依于空谛,体现诸法无自性故空,而行无所见、无所得的六般若波罗蜜。(3)别教(华严)依于中道佛性,阐明华藏世界的一真法界,但仍有“缘理断九”的思想局限,只是“但中”,中谛成为绝对的超越,而不是中谛就显化在一念心的绝对中介。而(4)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344487.html
  •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回应──印顺之后的如来藏学诤议之评议(2)

    四项方法研究“希腊学”和“汉学”,那 为何要质疑佛学的四种当代研究法是一种“异化”和“边陲化”呢?蔡耀明主张佛教和佛学有其“不共”的部分,例如他所举例的“禅定、解脱、般若波罗蜜、密严净土”,这些的确...类似的论点不断出现于蔡氏的论文之中,但是往往了一些情感色彩和接近谩骂的行文方式(如上文的举例)。相对于蔡氏的见解,我阐述下下各点:  (1)论蔡耀明所谓的佛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:佛教研究和佛学研究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444488.html
  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(2)

    没有一种现象具有真实存在的特性。直接的教授是空性:根或迷惑是空性,道是迷惑,但也超越二元对立;果完全没有二元对立,非概念,无法言谕而且无法想像。这种隐密的教授就是般若波罗蜜,也是众生透过对于空性的逐渐...可以发现那有疯狂。虽然明知有一天你和你所爱的每个人都会死,但是你却不会真正相信这件事实;在情绪上,你成功地把它遮盖起来——尽管死亡是生命中少数几个绝对确定的事情之一。  为了帮助众生超越他们的希望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1144853.html
  • 僧肇思想之背景及其渊源

    摩诃般若)、小品般  若(即道行般若之异译),唐代玄奘将全书译出,称为大般若  经,全名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,共六百卷。般若波罗蜜,  意译“智慧到彼岸”。此经旨在阐明宇宙事物均出于“因缘  和合”,故其...  ,乃鸠摩罗什之弟子,东晋末年重要佛学理论家。初醉心老  、庄玄学,后转治佛学,以擅长般若学著称,著有肇论、维  摩结经注...... 等,发挥般若性空学之要义。 尤以优雅之  文笔通贯儒、道思想,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245468.html
  • “发心”在汉藏佛学中之意义及其在宗教实践上之心理功能

    不是发心的本身”(注28)  《二万五千般若波罗蜜之要诀现观庄严论颂释》 (简称 《二万五千颂释》,Nyi khri'i rnam 'grel,尊者解脱军造) ,也和前者(圣解脱军) 一样,以意识...一节里面说:“当学六波罗蜜。”(而六度已属行菩提心了) (注36)而且帝释慧(lHa dbang blo,约630~700)在《修习般若释义广说》 (Sher phyin gyi ' grel don...

    陈玉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5845595.html
  • 有部菩萨行之探微──以四波罗蜜之成立为主的研究

    世间之善法。对于这样的波罗蜜,从大乘的角度来看,当然是不以为然的。《大智度论》就曾以不与般若无相相应不名波罗蜜的大乘思想,来批判有部的波罗蜜内容,认为那只是共世间的善法而已。但就有部的立场来说,...在成立波罗蜜多时,唯立戒、慧不取禅定,而说:“静虑摄在般若”。在“以传统的修持道品为主而将‘本生’融摄于其中”之理念下,就戒、定、慧三学而言,本应有相当之地位,但有部却唯不立禅波罗蜜,为什么呢?摄禅...

    释如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3545924.html
  •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(1)

    悭烦恼品〉,谓若菩萨学习般若波罗蜜,则不 应生起烦恼心、悭心、破戒心、嗔恼心、懈怠心、散乱心、 愚痴心。 又说:“菩萨学般若波罗蜜,皆摄诸波罗蜜。 ” (7...、 3. 修习众善法。因为大乘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是求无上菩 提,范围极广,而以利益众生为重,故于《大般若经》第五 八四卷第十二会〈净戒波罗蜜分之一〉说:“若诸菩萨, 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3446264.html